时间:2021-03-12 来源: 作者: 我要纠错
早上读到一则故事,《一个孩子的清白》。这样的故事生活中常有,当孩子疑似闯了祸时,家长如何处理问题,背后其实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模式,值得解读。
故事的主人公是刘涛和小新父子。故事的主要情节是:车库里一辆黑色奥迪车的车门和后备箱有好几处深浅不一的划痕,损伤严重。现场监控显示,在奥迪车停放的几天里,只有小新曾近距离经过这辆车,并且有伸手碰车的举动。车主说进入车库之前,这辆车一切完好。在众人围观、议论时,刘涛通过观察及与儿子小新简单的对话,心里推测这不是一个孩子使力能划出来的。但他没有辩解,而是迅速决定让家人先把小新带走,并先垫付车主损失费3500元。
后来,刘涛与民警多次提取监控录像,终于发现,那辆奥迪车缓缓驶向车库门口时,左侧后门上有两条大约8厘米的划痕清晰可见,证明奥迪车进车库前就有了划痕。于是民警通知车主退回了3500元。刘涛回家后,像以往任何一个普通日子一样,饭后聊起这件事才告诉儿子:“事情搞清了,解决了,不是你干的。”过后,还给民警送去一面锦旗,上面写着:“还得清白少年笑,铁汉柔情卫士心”。
小新对爸爸说,他当时只是喜欢车,才走过去看了看,并不是像大人说的那样,在逗一只苍蝇——看到这里,我真希望大家都想一想,我们该怎么对待孩子的执着与纯真?该怎么保护孩子的清白?该怎么做个真正懂孩子的家长?
38岁的刘涛是一名程序员,“办事讲究逻辑合理性”,“在他看来,许多事情都可以用一些逻辑模型去评估策略的合理性”。我深以为,这是好家长的特质,是处理问题的关键,家长要有爱的浩浩荡荡,还要有心态的沉静从容。说得通俗点,要爱孩子,更要懂孩子,还要理性地处理孩子的偶发事件,别错怪他,更别冤枉他。
所谓“逻辑模型”,指家长要构建自己的行为模式,时时评估自己处理孩子问题策略的合理性。刘涛处理孩子问题的行为模式有几点值得肯定:
其一,当他发现孩子辩解的声音里带着烦躁,情绪越来越沮丧时,立即意识到自己问话的方式不对,孩子回答时可能分不清“不确定”和“没有”的区别,必须立即改变策略。由此我们领悟到,处理孩子的问题,应有个基本立场,这个基本立场应当由孩子而不是成人决定。站在成人立场上很可能带有偏见,而站在孩子的立场上,才会让孩子有安全感,讲出实情、真相,而不至于因为胆怯说谎。站在孩子的立场,是相信孩子,不是溺爱、姑息,应当是家长行为模式的基石。
其二,当围观、指责的人过多时,刘涛迅速做出第二个决策:让家人先把孩子带走。他的理念是:“如果孩子做了错事,应该由家长承担责任,并在孩子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进行教育。”如果孩子没有做错事,“在这种场合,我也不能用‘闹’的方式解决”,因为“这样会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,以为解决问题就是闹。”诚然,家长应当勇于担责,让孩子看到什么是责任感,并感受到责任的分量。但担责绝不是揽责,绝不是无原则地息事宁人,而是不让“闹”的方式误导孩子。责任担当,应当是家长行为模式的核心。
其三,当孩子被多人指责陷于焦虑、无奈时,刘涛仍然没着急,他内心很笃定:如果不是孩子干的,就得找出证据;如果是孩子干的,就赔偿、教育。他没有把孩子撒谎这件事想得过于严重,而是用另一种视角来审视:“在没有形成完备的道德观念之前,撒谎这种行为,或许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,意味着他开始权衡利弊。”懂得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和规律,是家长行为模式的科学依据。
其四,事情搞清楚后,刘涛没有欣喜,没有马上告诉孩子真相,而是像平常那样聊天,只告诉孩子处理结果却没有提及那些努力寻找证据的细节。他没有宣扬自己多么不容易,是想让孩子知道,不必深究过程,不要拘于细节。父亲风轻云淡,孩子开始自信: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。家长的行为模式应当充满文化意义,它是沉浸式的、感悟式的,从容不迫,犹如雨露滋润,随风潜入。
故事中还有个耐人寻味的描写:从小新上一年级开始,每天放学后,这个家里都会有一个固定仪式——父母听小新述说这一天受到的表扬与批评,有什么开心、难过或值得分享的事。刘涛觉得,因为跟父母有交流,孩子或许会更加专注于当下的生活,“想着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细节”。父母处理孩子问题的行为模式就在这样的畅谈与倾听中慢慢养成,这是一个文化过程,是道德学习的过程,也是心与心对话的过程。
真正爱孩子的家长,是真正懂孩子的家长,会用逻辑、理性与文化修养构建处理孩子问题的行为模式。
(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、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)
作者:成尚荣